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李理河与潘继伙宅基地租赁纠纷一案的批复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5:50:06  浏览:874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李理河与潘继伙宅基地租赁纠纷一案的批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李理河与潘继伙宅基地租赁纠纷一案的批复

1985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一九八五年七月一日(85)粤法民字第14号关于英德县李理河与潘继伙宅基地租赁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
据你院报告所述,李理河与潘继伙诉争的宅基地原系李理河之父李司保的产业,其上盖于抗战期间被日寇炸毁,仅留残墙。一九四六年十二月,潘继伙的父亲潘李、伯父潘允林和潘允德三兄弟承租了该宅基,与李司保订立的租赁契约载明:从一九四七年起该宅地与残墙租给潘家使用,年租谷为二百斤,租期二十年。租赁期间任由承租人加建上盖使用,租期届满铺屋业权归出租人所有。潘家承租后,在该宅基残墙上建房居住,交过两年租谷,解放后,只按期向政府交纳房地产税,不再向李家交租。一九六七年租赁期满,李理河要求按约收回宅基和房屋,并向英德县人民法院起诉。
经研究,我们认为:该案涉及对解放前劳动人民之间的宅基地租赁契约是否承认和保护的问题。根据一九五0年颁布的土地改革法和一九五四年宪法的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允许出租、买卖土地,所以李理河与潘继伙的宅基地租赁关系,在当时是受国家政策法律保护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中共中央一九六二年九月公布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所有的土地,包括社员的自留地、自留山、宅基地等等,一律不准出租和买卖”。一九八二年宪法第十条又明确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因此,村镇土地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公布后,社员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故李理河与潘继伙双方的宅基地租赁关系自此即随之解除,其原订租赁契约亦不再受国家政策法律保护,李理河要潘继伙按原契约交回铺屋的请求,不符合我国现行政策法律的规定,依法不予支持。但根据该案实际情况,考虑双方的合法权益,我们除同意你院意见,即黎洞圩下水巷口9号房屋所有权和该房宅基地的使用权归潘继伙,潘继伙应补偿李理河的残墙折价款外,另对潘家在《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公布前所欠的租谷,亦应合理地清偿补付给李理河。
此复。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劳动保险问题解答》(摘录)

全国总工会劳保部


全国总工会劳动保险部《劳动保险问题解答》(摘录)
全国总工会劳保部


解答
四、关于划分因工与非因工待遇的界限问题
54.问:因工与非因工的界限如何划分?
答:工人职员在下列情况下发生了问题,有可靠证明,可以享受因工待遇:
①从事本岗位工作或者执行企业行政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而造成的负伤、残废或者死亡;
②在紧急情况下(如抢险救灾救人等),从事对企业或者社会有益的工作而造成的疾病、负伤、残废或者死亡;
③从事与企业工作上有关的研究、发明、创造或者技术改进的工作而造成的负伤、残废或者死亡;
④在企业的工作区域内工作时,遭受非本人所能抗拒的意外灾害而造成的负伤、残废或者死亡;
⑤在生产或者工作中因为所从事的工作性质而造成的职业性疾病(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的职业病名单的规定者),以及由此而造成残废或者死亡;
⑥集体乘坐本单位的车去开会、听报告或参加行政指派的各种劳动(包括支援农业),所乘坐的车,出了非本人所应负责的意外事故,造成职工负伤、残废或者死亡;
⑦企业以临时工棚作职工集体宿舍,质量很坏,没有及时修理,工棚倒塌,职工负伤致残或被压死者。
工人职员在下列情况下发生问题,有可靠证明,可以比照因工待遇处理:
①因工出差或者因为调动工作赴任往返途中遭遇非本人所应负责任的意外事故而造成的负伤、残废或者死亡,以及在因工出差期间,由于执行紧急任务而死亡者;
②因在工作中受伤而当时并未感觉,事后伤害处发作疼痛,不能工作者;
③工人职员因为工作而负伤,医疗终结以后,不论调到任何企业,旧伤复发或者因为旧伤复发致成残废或者死亡;
④因紧急任务加班加点至深夜,不能回家休息,临时在工作地点睡眠,遭到意外事故而负伤或者死亡,而非本人应负主要责任的;
⑤革命军人在作战中负伤,或由于在战争的艰苦环境中造成的严重疾病(有可靠的组织证明),转入企业工作后,因旧病伤复发造成残废或者死亡;
⑥在各种政治运动和日常工作中,坚持原则,向敌对分子或各种错误现象进行斗争的职工,被坏人谋害负伤、致残或死亡者;
⑦因严重的医疗责任事故而使病伤恶化或者致成残废、死亡,并经医务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属实者;
⑧在本单位集体食堂就餐,因食物中毒,造成疾病或死亡而非本人所应负责任者;
⑨职工参加本企业所组织的(不包括车间一级)各种体育活动比赛、劳卫制测验或者正式代表本企业参加上级机关举办的各种体育运动比赛时负伤、残废或死亡者。



1964年4月1日

对国家测绘局《关于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有关条文进行解释的函》的答复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对国家测绘局《关于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有关条文进行解释的函》的答复

(2002年7月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文件国法秘函〔2002〕107号发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测绘局:

你局《关于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有关条文进行解释的函》收悉。经研究,并征求新闻出版署的意见,现答复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中央级专门地图出版社,按照国务院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地图出版范围,可以出版各种地图。”“地方专门地图出版社,按照国务院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地图出版范围,可以出版除世界性、全国性地图以外的各种地图。”本条所称的“世界性、全国性地图”,是指能体现我国在主权方面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的地图,其他涉及到世界范围、全国范围的交通、旅游等专题性地图,不属于本条所称的“世界性、全国性地图”。



附:国家测绘局关于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有关条文进行解释的函

(2002年3月8日 国测函[2002]13号)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近年来,在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工作中,一些地方测绘主管部门和地图编制出版单位一再向我局反映,该《条例》有关条文中的个别概念内涵不十分清楚,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给以明确。

《条例》第十一条规定:“中央级专门地图出版社,按照国务院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地图出版范围,可以出版各种地图。

地方专门地图出版社,按照国务院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地图出版范围,可以出版除世界性、全国性地图以外的各种地图。”

这里所说的世界性、全国性地图是指哪些地图,大家理解不一。一种认为,无论政区地图,还是交通、旅游地图或其他专题地图,凡地图内容表示到世界范围、全国范围的,应视为世界性、全国性地图;另一种认为,世界性、全国性地图应指世界政区地图和中国政区地图(挂图),交通、旅游等专题性地图不应包含在内。

对此,我局法规司与新闻出版署图书司进行了沟通,我们的理解是:

一、《条例》第十一条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绘制有我国国界、世界各国国界的全国性、世界性地图出版质量,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利益。《条例》中的全国性、世界性地图,应指那些能体现我国在主权方面的意志和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外交立场的地图,如中国(或世界)的政区地图、中国(或世界)地形图、中国(或世界)历史图、公开版中国(或世界)地图的地理底图和专门反映国家和世界全貌的挂图、全国(或世界)图集等。

二、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对地图及以地图为载体的各种作品需求越来越大。发挥地方专门地图出版社应有的能力和作用,允许地方专门地图出版社出版一些世界性、全国性地图(如交通、旅游方面的地图),这对进一步繁荣我国地图市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他们已出版的一些全国性、世界性交通、旅游地图,深受读者欢迎,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目前,我局正与国家工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外经贸部、海关总署、外交部等部门,按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国办发[2001]79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秩序的工作。通过整顿和规范地图市场,依法加强地图编制出版管理工作,经我局审核的地图不会出现政治性问题。

为了正确地贯彻执行《条例》,依法行政,加强地图管理工作,使地图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请以法制办名义对世界性、全国性地图作出立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