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航行国际航线船舶及外贸进出口货物理货费收规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01 12:41:49  浏览:825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航行国际航线船舶及外贸进出口货物理货费收规则

交通部


航行国际航线船舶及外贸进出口货物理货费收规则
1993年3月16日,交通部

交财发[1993]272号文发布

第一条 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理货公司)向航行国际航线船舶(含外贸出口一程、进口二程船舶)和国外进出口货物计收的理货费用,均按本规则办理。
航行于各港与香港、澳门航线的船舶,比照本规则办理。
第二条 理货公司依据本规则,按《航行国际航线船舶理货费率表》(以下简称《费率表》)计收各项费用。
第三条 《费率表》中所列费率以人民币元标价。国外付费人按外汇人民币或中国银行认收的外币及其规定的兑换率进行清算,国内付费人按人民币进行清算。船方代理人应于船舶抵港前将船舶性质和付费人等有关资料以书面形式提供给理货公司,否则按外币进行清算。
第四条 本规则所订计费吨为货物的重量吨与尺码吨中择大的吨数。
重量吨为货物的毛重,订有换算重量的货物为换算重量,以1,000千克为1重量吨计。
货物重量换算表
------------------------------------------------------------------------------
货物类别 | 货 物 名 称 | 计算单位 |换算重量(吨)
------------|----------------------------------|------------|--------------
1 |骆驼、牛、马等大型家畜、动物 | 头 | 0.8
| | |
2 |牛犊、马驹、猪、羊等小型家畜、动物| 头 | 0.2
------------------------------------------------------------------------------
尺码吨为货物(含包装)的长、宽、高的最大尺码为边组成的立方体的体积数,以1立方米或35.314立方英尺为1尺码吨计。
第五条 计费吨以进口舱单、出口装货单(场站收据)上所列重量或体积为准。进口舱单上未列明的,则以船方的装货单或提单副本上所列的为准。但经抽查证实,货物的重量或体积大于进口舱单、出口装货单(场站收据)上所列数字时,在向船公司提供货物丈量单后,整票货物均以抽查结果作为计费的依据。
第六条 一票货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计费类别的货物,且计费类别高的货物的计费吨占整票货物的计费吨满30%或一票货物同属两种计费类别时,则整票货物的理货费用均按计费类别高的费率计收。
第七条 同一计费类别的货物、计费吨累计后计费。累计计费吨的尾数不足1计费吨的,按1计费吨计。
以小时为计费单位的,按小时累计后计费。累计小时的尾数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
以日为计费单位的,按日历日累计后计费。累计日的尾数不足1日的,以1日计。
第八条 对理货业务章程规定的委托性理货业务的收费标准,除节假日、夜班外,可在《费率表》规定费率的百分之二十的幅度内上下浮动。其中委托办理集装箱装、拆箱理货业务的,可由理货公司参照《费率表》规定的费用与费率,协商定价。
第九条 对其他委托业务,如随船理货,监装监卸等的收费标准,可由理货公司与委托人协商议定。
第十条 对溢收、短收、错收、漏收的各项费用,应在费用结算后180天内向对方提出退补要求,逾期互不退补。
第十一条 本规则解释权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第十二条 本规则自一九九三年四月一日起实施。

附:航行国际航线船舶理货费率表
一、基本理货费
1.件货理货费
--------------------------------------------------------------------------------------
计费类别 | 货 物 名 称 | 费率(元) | 计费单位
------------|------------------------------------------|--------------|------------
1 |危险货物,冷冻、冷藏货物,有色金属 | 2.85 | W.M
2 |每1重吨不足2立方米的列名外件货 | 2.30 | W
3 |橡胶、电解铜 | 2.00 | W.M
4 |金属制材,元木,纯碱,水泥,鱼粉 | 1.40 | W.M
|每1重吨满2立方米、不足4立方米的列名外件| |
5 |货 | 1.10 | M
6 |盐,化肥,糖,粮,枣 | 1.00 | W.M
7 |棉花,麻,烤烟 | 0.70 | W.M
8 |每1重吨满4立方米的各类货物 | 0.55 | M
--------------------------------------------------------------------------------------
2.集装箱理箱费
每标准箱8元。带有底盘车的,每标准箱10元。
非标准尺寸的集装箱,按以下比例计费:
----------------------------------------------------------
非标准箱种类 | 换算标准箱数
----------------------------|----------------------------
45英尺 | 2.5
----------------------------|----------------------------
58英尺 | 3
----------------------------------------------------------
3.集装箱装/拆箱理货费
(1)装/拆箱理货费
--------------------------------------------------------------------
集装箱种类 | 理货费率(元/标准箱)
----------------------------|--------------------------------------
普通箱 | 25.00
----------------------------|--------------------------------------
危险品、冷藏、冷冻箱 | 30.00
--------------------------------------------------------------------
(2)在市区装/拆箱,交通费每往返一次包干计收60元;在市区外装/拆箱,交通费每往返一次包干计收60元,或按实计收交通、住宿费。
(3)在市区外、每次装/拆箱不足3个标准箱时,按3个标准箱计收装/拆箱理货费。
(4)铅封费
施封环每枚2.60元;施封锁每枚6.40元。
4.散装货物交接单证手续费
每重量吨0.30元。
5.行李、包裹理货费
每件1.30元。
6.分标志费
每吨1.10元。
7.理货人员待时费
每人每小时16.60元。
8.翻舱理货费
(1)舱内翻舱,按理货人员待时费率计收。
(2)出舱翻舱,按相应货物或集装箱基本理货费率加倍计收。
9.特殊委托业务费
(1)货物甩样、挑小号、分规格,每吨1.10元。
(2)按小时计费的,每人每小时20.50元。
(3)按日计费的,每人每日(8小时)164.00元。
10.理货单证费
按船舶当航次所理货物、集装箱重量吨计收:
1,000吨以下(含1,000吨) 128.20元
5,000吨以下(含5,000吨) 384.60元
10,000吨以下(含10,000吨) 512.70元
10,000吨以上 640.90元
二、计量费
1.货物丈量费
每立方米0.60元,每批货物起码收费40.00元,另按实计收货物捣载费用。
2.货物计重费
(1)看船舶水尺计算货物重量,每重量吨0.30元。
(2)使用衡器确定货物重量,每重量吨0.60元。使用衡器确定回空汽车重量,每单车2.00元。
三、交通费
1.陆上交通费,按每艘船舶每航次包干计收210.00元。
2.水上交通费,按实计收或按每艘船舶每航次包干计收800.00元。
四、附加费
----------------------------------------------------------------------------------------------
项 目 | 内 容 | 费 率
----------------|------------------------------------------------------------|--------------
节、假日附加 |在我国法定节日、星期日进行基本理货费1、2、4、5、6、8、| 加相应费
费 |9项理货作业及7项理货人员待时和计量作业 | 率100%
----------------|------------------------------------------------------------|--------------
夜班附加费 |在夜班进行基本理货费1、2、4、5、6、8、9项理货作业及7| 加相应费
|项理货人员待时和计量作业 | 率50%
----------------|------------------------------------------------------------|--------------
非一般货舱附 |在非一般货舱进行基本理货费1、6、8项理货作业 | 加相应费
加费 | | 率50%
----------------|------------------------------------------------------------|--------------
浮筒、锚地附 |在浮筒、锚地进行基本理货费1、2、4、5、6、8项理货作业 | 加相应费
加费 | | 率50%
----------------|------------------------------------------------------------|--------------
融化、冻结、凝|对融化、冻结、凝固、粘连货物进行基本理货费1、4、6、8 | 加相应费
固、粘连货物 |项理货作业 | 率50%
附加费 | |
----------------|------------------------------------------------------------|--------------
海事货物附加 |对发生海事、火灾货物进行基本理货费1、2、6、8项理货 | 加相应费
费 |作业 | 率100%
----------------|------------------------------------------------------------|--------------
外出理货、计 |在港区外及邻近口岸未设理货机构的作业点进行理货、 | 加当航次
量附加费 |计量作业 | 费收总额
| | 的10%
----------------|------------------------------------------------------------|--------------
超长、超重货 |对超长、超重货物进行基本理货费1、6、8项理货作业及 | 加相应费
物附加费 |7项理货人员待时 | 率50%
----------------------------------------------------------------------------------------------
五、起码理货费
在每艘船舶当航次计收的基本理货费中的1、2、4、5、7、8、10项和附加费之和低于在全船工作的理货人员总人(次)数乘以7小时理货人员待时费标准时,则按在全船工作的理货人员总人(次)数乘以7小时理货人员待时费标准,向船舶计收起码理货费。
六、其他
其他费收项目与费率由理货公司酌定,报交通部备案。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人事部关于离退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


人事部关于离退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
人事部



《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津贴标准的
通知》(国发〔1991〕74号)下发以后,不少地区和部门在调整离退休人员待遇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按照国发〔1982〕62号和国发〔1989〕82号文件规定,每年享有一个月、一个半月、两个月离休费总数生活补贴的离休干部,这次增加的离休费,可作为计发“生活补贴”的基数。今后,凡是按国家规定增加的离休费,均可照此办理。
二、按照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组通字〔1985〕44号文件精神,离休干部这次调整待遇后,其离休费分别达到原行政十四、十八级工资数额的,不能按行政十四级、十八级对待享受局、处级待遇。
三、按照国发〔1989〕82号文件规定,享受退休费最低保证数的退休人员,这次增加的退休费基数,按现行办法打折扣后,可与原享受的退休费最低保证数合并发给。
四、未参加一九八五年工资改革的离退休人员,这次增加离退休费基数的办法,应按在职人员计发工龄津贴的办法办理。
五、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条件的退职人员,原则上可参照退休人员的办法增加退职生活费基数,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六、原工作单位机构性质发生变化的离退休人员,原则上与原工作单位在职人员执行同一文件规定。



1992年2月2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子口岸建设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办发[2006]36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子口岸建设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口岸电子执法系统(以下称电子口岸)是经国务院批准、由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建设的跨部门电子政务工程。电子口岸的建设对改善各地投资环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步伐,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电子口岸建设的基本内容、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基本内容。建设一个以口岸通关执法管理为主,逐步向相关物流商务服务延伸的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的统一信息平台。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中国电子口岸建设,即实现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间与大通关流程相关的数据共享和联网核查,由部门向统一的信息平台提供的只是为企业服务涉及通关部分的数据和信息,部门自身的其他信息仍保留在各自的信息系统当中;二是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即地方各有关部门、单位和企业将大通关核心流程及相关的物流商务服务程序整合到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实行全国“统一认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

  (二)指导原则。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促进为目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合作促发展。坚持统一认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实行共建、共管、共享。涉及大通关业务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要在国务院和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电子口岸建设,建立共同管理、协商决策的领导体制和开发运行机构,打通大通关有关业务的电子流程,在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各地在实体平台建设中应当加强与中国电子口岸的合作,在安全管理、数据标准和身份认证方面接受中国电子口岸的统一指导。

  (三)发展目标。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电子口岸建设成为具有一个“门户”入网、一次认证登录和“一站式”服务等功能、集口岸通关执法管理及相关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大通关统一信息平台,使口岸执法管理更加严密、高效,使企业进出口通关更加有序、便捷,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电子口岸建设

  (四)实行电子口岸统一身份认证。为确保电子口岸现有联网应用项目的安全稳定运行,参与电子口岸建设的各部门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法律法规,在保持基本格局不变、职能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自愿的原则,共同申请组建第三方联合认证机构,承担电子口岸的统一身份认证业务。

  (五)加大资源共享力度。口岸执法管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在共同协商基础上,规范电子口岸数据交换标准,在电子口岸信息平台上尽快实现大通关业务流程及相关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为企业进出口通关提供“一卡通”、“一站式”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信息,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六)增加对电子口岸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要为电子口岸建设和运行维护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初期所需资金主要由地方政府解决。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积极稳妥地探索电子口岸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但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收费管理,决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决不能给企业带来额外负担。要尊重地方政府对运营模式的自主选择,允许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不搞“一刀切”。

  (七)加快推进各地电子口岸实体平台或虚拟平台建设。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服务水平。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并与当地电子政务建设统筹考虑。口岸业务量小的内陆地区,应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借助中国电子口岸建立本地电子口岸虚拟平台。

  (八)确保电子口岸的数据和系统安全。各部门对本部门上网数据要加强管理,建立完善数据公开、使用授权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对外提供数据必须经主管部门许可。电子口岸承建、运营单位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运行维护准则,加强对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应急机制,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完善电子口岸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九)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配合。鉴于电子口岸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为加强组织协调,将“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协调指导委员会”更名为“国家电子口岸建设协调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电子口岸委),由国务院分管副秘书长任主任委员,海关总署分管领导任副主任委员,成员包括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民航总局、外汇局等部门的分管领导。电子口岸委办公室设在海关总署,作为电子口岸委的日常办事机构。

  (十)加快地方电子口岸建设。地方政府要把电子口岸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地方电子口岸建设的牵头职责,积极推动、协调、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把电子口岸作为本地惟一的大通关信息平台,加快建设步伐。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工作机制;找准切入点,科学制订电子口岸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分步实施,确保地方电子口岸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

  二○○六年五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