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的通知(附件)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6:37:31  浏览:853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的通知(附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的通知(附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各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直属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罚缴分离办法》),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罚缴分离办法》,提高对执行罚款分离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罚缴分离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在处罚执行程序中规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制度。根据这一制度,行政机关作出罚款决定后,除少数依法可
以当场收缴罚款的情况外,将不再直接收缴罚款,而由持有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当事人在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由银行直接上缴国库。这对于从制度上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和加强行政机关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各级政府和依法具有罚款权的省直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对
罚缴分离制度的宣传,组织本地、本系统的行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行政处罚法》和《罚缴分离办法》,提高执行罚缴分离制度的自觉性,并积极做好必要的实施准备工作,以保证这一制度的顺利实行。
二、抓紧确定罚款代收机构。根据《罚缴分离办法》第五条第二款关于“具体代收机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财政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和依法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共同研究,统一确定”的规定,除实行垂直领导的中直行政执法部门外,省内具有行政处罚
权的各级行政机关和有关组织(以下简称行政执法单位)实施罚款的具体代收机构,由县级以上政府分级确定。各行署、市、县政府接到本通知后,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本着方便当事人就近缴纳罚款的原则,抓紧确定本级政府所属各行政执法单位实施罚款的具体代收机构。省政府所属各
行政执法单位以及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设在省内各地的下属执法单位实施罚款的具体代收机构,由省政府法制局会同省财政厅、人民银行和省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共同研究,在省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各级机构中确定。
三、具体代收机构确定后,各行政执法单位应当及时与具体代收机构签订代收协议(样式见附件,由各地、各部门自行复制),并予以落实。
四、行政执法单位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载明《行政处罚法》和《罚缴分离办法》规定的法定内容,并符合《黑龙江省行政处罚监督办法》第七条的规定。没有载明法定内容和不符合法定格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不得使用;使用的,该行政处罚决定书无效。
五、全省范围内的罚缴分离制度,自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各地、各部门要按本通知的要求,抓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罚缴分离制度实施前有关工作的组织和督促,并加强对这一制度实行后的监督检查,具体事宜可责成本级政府法制部门会同同级
财政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办理。对于违反《行政处罚法》和《罚缴分离办法》的行为,要依照《黑龙江省行政处罚监督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附件:代收罚款协议书

订立协议各方
被委托收款单位: 银行(以下称甲方)
委托收款单位: (以下称乙方)
为实施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明确作出罚款决定的单位与收缴罚款的机构的法定权利、义务,根据国务院《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协议。
一、甲方受乙方委托,代乙方收缴行政罚款。
二、甲方按乙方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收缴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书明确需要加处罚款的,根据逾期天数加收罚款;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明确需要加处罚款的,甲方不得自行加收罚款。
三、甲方的下列代收网点受理代收罚款:
(一)名称: 地点: 账号:
(二)名称: 地点: 账号:
(三)名称: 地点: 账号:
(四)名称: 地点: 账号:
……
四、甲方如需变更或者增减代收网点,须征得乙方同意。
五、甲方应当按照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罚款代收代缴管理办法》(财预字【1998】201号)的有关规定办理收纳罚款后的核算、缴库业务。
六、甲方应当于罚款划缴国库后的一周内,将缴款书第一联和代收罚款收据第三联送交乙方。
七、未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中止本协议的执行。
八、本协议签订之日起15日内,甲方应将本协议报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乙方应将本协议报本级政府法制部门、财政部门和上一级行政机关备案。
九、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协议中如有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可作出补充规定。
甲方:
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电话:
银行账户:

乙方:
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
电话:
银行账户:
年 月 日订



1998年9月1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省市“两会”期间非法排污企业整治工作布置会议纪要的通知

南昌市市政公用事业局


关于印发省市“两会”期间非法排污企业整治工作布置会议纪要的通知

洪高新管字[2012]39号


机关各有关部门、昌东镇政府、麻丘镇政府、艾溪湖管理处:

现将《省市“两会”期间非法排污企业整治工作布置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三日





省市“两会”期间非法排污企业整治工作布置会议纪要



为贯彻落实2012年1月31日全市幸福渠整治会议精神,切实做好省市“两会”期间非法排污企业整治工作,当日下午,管委会副主任邬裕江主持召开非法排污企业整治工作紧急布置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市政局俞琨,昌东镇曹文红、万新根,麻丘镇肖顺龙、熊小勇,艾溪湖管理处李雪勇、蒋锐坚。现将会议确定的有关事项纪要如下:

一、会议强调,两镇一处务必在省市“两会”期间加强对辖区内非法排污企业的整治力度,市政局务必加强巡查,确保“两会”期间非法排污企业关停,如出现反弹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二、关于幸福渠整治事宜

会议确定:

(一)由艾溪湖管理处于1月31日下午开始清理幸福渠水面的漂浮物,所涉费用专题向管委会行文解决。

(二)艾溪湖管理处务必确保关停广阳小造纸厂。

三、关于昌东镇非法排污企业整治事宜

会议确定:

(一)由昌东镇务必在省市“两会”期间关停辖区内的两个蓄电池厂及钱岗村造纸厂。

(二)昌东镇须针对两个蓄电池厂搬迁补偿事宜向管委会紧急行文报告。

四、关于非法排污企业关停工作检查事宜

会议确定:

由市政局自2月1日起对两镇一处非法排污企业关停工作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辽宁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

辽宁省人民政府令

第149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国务院《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规章,是指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依照国务院《规章制定程序条例》制定的规章。
省政府规章的备案,按照《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本办法所称规范性文件,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发布的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具有普遍约束力或者涉及其权利、义务的规定、办法、细则、解释等实施对社会管理的文件。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定发布的内部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具体事项的布告、通告、决定等,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规章、规范性文件应当自公布之日起30日内,依照下列规定报送备案:
(一)规章由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备案,同时报较大的市的人大常委会和省人民政府备案;
(二)规范性文件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分别报上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备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部门联合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由主办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职责,加强对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的组织领导。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履行备案审查监督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的法制机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负责本部门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
第六条 依照本办法报送国务院备案的规章,按照《法规规章备案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依照本办法报送各级人民政府备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径送各级人民政府法
第七条 报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应当提交备案报告、规章规范性文件文本和说明,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装订成册,一式10份。
报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具备条件的,应当同时报送规章、规范性文件的电子文本。
第八条 报送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符合本办法第二条和第七条规定的,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予以备案登记;不符合第二条规定的,不予备案登记;符合第二条规定但不符合第七条规定的,暂缓办理备案登记。
暂缓办理备案登记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通知制定机关补充或者重新报送备案;补充或者重新报送备案符合规定的,予以备案登记。
经备案登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由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按季公布目录。
第九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公民认为规章、规范性文件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省政府规章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发布规章、规范性文件的政府的上一级政府法制部门书面提出审查建议,由上一级政府法制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按照规定程序处理,并书面向提出审查建议的单位和人个反馈处理结果。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对报送备案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就下列事项进行审查:
(一)是否超越权限;
(二)是否违反上位法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规定;
(三)规定是否适当;
(四)规章、规范性文件同上一级政府所属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是否应当改变或者撤销一方的或者双方的规定;
(五)是否违背法定程序。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审查规章、规范性文件,认为需要有关的部门或者下一级人民政府提出意见的,有关的机关应当在15日内回复;认为需要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说明情况的,有关的制定机关应当在15日内予以说明。
第十二条 经审查,规章超越权限,违反上位法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规定,或者规定不适当,或者违背法定程序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部门责令制定机关自行纠正;拒不纠正的,由省人民政府法制部门报请省人民政府予以撤销,并通知制定机关。
经审查,规范性文件超越权限,违反上位法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规定,或者规定不适当,或者违背法定程序的,由上一级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责令制定机关自行纠正;拒不纠正的,由上一级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予以撤销,并通知制定机关。
规章、规范性文件在制定技术上存在问题的,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处理意见,由制定机关自行处理。
第十三条 规章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同上一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人民政府决定,并通知制定机关。
各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人民政府决定,并通知制定机关。
第十四条 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应当自接到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通知之日起30日内,将处理情况报上一级或者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
第十五条 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年所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目录报上一级或本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底前将上一年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情况,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第十七条 对规章、规范性文件不报送备案或者不按时报送备案的,由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给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并建议有关单位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法制部门应当认真履行备案审查监督职责。对只备不审或者审查出问题不予纠正的,由各级人民政府追究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1991年1月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的《辽宁省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