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安监局制定的《白山市井工开采非煤矿山安全风险抵押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1:31:39  浏览:881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安监局制定的《白山市井工开采非煤矿山安全风险抵押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安监局制定的《白山市井工开采非煤矿山安全风险抵押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白山政办发[2004]3号


市安监局制定的《白山市井工开采非煤矿山安全风险抵
押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
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白山市井工开采非煤矿山安全风险抵押金
征收使用管理暂行规定
(市安监局 二○○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为加强非煤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增强非煤矿山企
业的安全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自2004年1月1日起
在全市井工开采非煤矿山企业实施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具
体征收使用管理规定如下:
一、缴纳范围及标准
(一)凡是在白山市辖区内井工开采的各类非煤矿山企
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并经非煤矿山安全整治验收合格的均
需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
(二)按照矿种不同,规模不同,安全风险责任不同,
缴纳金额不同的原则,安全风险抵押金缴纳标准暂定为:
金矿:年采矿石量1万吨(含1万吨)以下缴纳1万元;
年采矿石量1万吨以上缴纳3万元。
铁矿:年采矿石量0.5万吨(含0.5万吨)以下缴纳0.2
万元;年采矿石量0.5万吨以上,2万吨(含2万吨)以下缴
纳1万元;年采矿石量2万吨以上,5万吨(含5万吨)以下缴
纳2万元;年采矿石量5万吨以上缴纳3万元。
硅藻土矿和高岭石矿:年采矿石量0.5万吨(含0.5万
吨)以下缴纳0.3万元;年采矿石量0.5万吨以上,1万吨
(含1万吨)以下缴纳0.6万元;年采矿石量1万吨以上,3万
吨(含3万吨)以下缴纳1万元;年采矿石量3万吨以上缴纳2
万元。
石膏矿和白云岩矿:年采矿石量0.5万吨(含0.5万吨)
以下缴纳0.2万元;年采矿石量0.5万吨以上,1万吨(含1万
吨)以下缴纳0.4万元;年采矿石量1万吨以上,2万吨(含2
万吨)以下缴纳0.6万元;年采矿石量2万吨以上缴纳1万
元。
其他各类井工开采的金属(如铜、锰、铅、锌等)矿山
缴纳标准参照铁矿执行,非金属矿山缴纳标准参照石膏矿和
白云岩矿执行。
(三)矿山企业年采矿石量依据设计能力确定,或由
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根据办矿审批资料及其它资料
核定。
二、缴纳办法
(一)市直所属各类所有制形式井工开采非煤矿山企业
安全风险抵押金由市安监局收取。县(市)区所属各种所有
制形式井工开采的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抵押金由县级安全
生产监管部门收取。
(二)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收取的安全风险抵押金10%
上缴市安监局,90%留存。
(三)每年1月份为各井工开采非煤矿山企业缴纳当年安
全风险抵押金时间。逾期不缴超过3个月者,给予一定的处
罚。
三、管理及使用办法
(一)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收取的安全风险抵
押金必须实行专户专储、专款专用。
(二)每年年末,市、县对非煤矿山企业就年初下达的
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的
非煤矿山企业,安全风险抵押金可转为下一年度,不再重新
缴纳;对未完成工作目标的非煤矿山企业,市、县两级安全
生产监管部门分别按得分比例进行扣缴,低于应得分值50%
的,扣缴全部安全风险抵押金;同时市安监局对县级安全生
产监管部门进行考核,完成的予以奖励,未完成的将从县级
上缴的安全风险抵押金中扣缴,具体奖励、扣缴办法另行规
定。
(三)井工开采的非煤矿山企业,年内发生1人重伤事故
的,扣缴风险抵押金缴纳额的20%;发生2人重伤事故的,扣
缴40%;发生3人重伤事故的,扣缴60%;发生4人重伤事故
的,扣缴80%;发生5人重伤事故的,扣缴全部风险抵押金。
年内发生1人死亡事故的,扣缴风险抵押金缴纳额的50%;发
生2人死亡事故的,扣缴全部风险抵押金。
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及经济处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
行。
(四)井工开采的非煤矿山企业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
后,因发生各类事故或因目标考核不合格而被扣缴的风险抵
押金数额,必须在3个月内足额补缴,逾期不缴、超过6个月
以上者,加倍缴纳。
(五)井工开采的非煤矿山企业因政策性和经营性原因
关闭时,缴纳的风险抵押金全部返还企业;因违法、违规或
其他原因被取缔的,缴纳的风险抵押金一律不予返还。
(六)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扣缴的风险抵押金
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用于非煤矿山企业安全
生产抢险救灾;
2.表彰奖励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
人和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非煤矿山企业;
3.补充安全生产培训经费;
  4.完善安监技术装备。
(七)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每年要定期向同级人民政
府和市安监局报告安全风险抵押金的收缴和管理使用情况。
(八)本规定由市安监局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第一批)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 告

2013年 第18号



  为推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推进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现予以公告。
  
附件: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第一批).pdf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2845605/n13916898/n15337300.files/n15335663.pdf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3月28日

农业部关于学习贯彻《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意见

农业部


农业部关于学习贯彻《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的意见



农政发[2005]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委、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5年11月18日起实施。《条例》的颁布有利于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机制,有效应对当前和今后可能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促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为做好《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确保《条例》顺利实施,切实做好当前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条例》颁布的重大意义,抓紧做好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

  (一)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条例》的颁布是依法防控动物疫情的重大措施,是加强当前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法制保障。《条例》确立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政府、社会和公民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职责,建立了应急处置工作的制度和程序,加大了对应急防控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充分反映了当前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依法防控的指导方针,标志着高致病性禽流感依法防控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条例》的重大意义,认真学习《条例》的各项规定,深刻领会《条例》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条例》的基本内容,严格落实《条例》的各项措施,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切实把《条例》落到实处。

  (二)抓紧做好《条例》的学习与培训。兽医主管部门和防疫机构处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是依法防控的重要力量。各级兽医主管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只有学习和掌握《条例》的规定,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依法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尽快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研讨会、组织专家讲座等多种形式,扎实做好《条例》的学习工作,使各级兽医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明确防控责任,行政执法人员掌握《条例》的基本精神,动物防疫技术人员熟悉《条例》的基本内容和技术规范。农业部机关有关司局和部属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业务组织学习,地方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及其动物防疫机构也要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

  (三)积极开展面向社会、面向农民的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疫情防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面向社会、依靠群众,实现群防群控。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农民群众熟悉了解《条例》的内容,以赢得各界的理解,获得公众的支持,争取农民的配合。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宣传方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等媒体,做好宣传普及工作,力争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针对防疫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和农民群众的接受程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使农民群众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积极配合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控的合力。

  二、严格贯彻《条例》,进一步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

  (四)认真做好应急准备。应急准备是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的前提。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条例》的要求,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制定和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不同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和危害程度,制定应急实施方案和疫情处置技术规范,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及早部署,加强技术和疫苗等物资储备,做好应急准备;发生过疫情的地区,要针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疫情高风险地区,要立即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查找和弥补漏洞,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开展应急队伍演练,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报请当地人民政府启动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预案。

  (五)加强疫情监测。科学、准确、全面监测疫情,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条例》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疫情监测网络,动物防疫机构要加强对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要将发生疫情后的紧急监测与日常监测相结合,将点上的监测和面上的监测相结合,认真分析、评估疫情发生风险,预测疫情流行态势,及时发布疫情预警信息。当前,要突出加强对边境地区、发生过疫情地区、水网地区、养殖密集区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重大动物疫情。

  (六)严格疫情报告和诊断。疫情的报告和诊断,是快速扑灭疫情的关键。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防疫机构要按照《条例》规定的程序、内容和时间要求,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不得瞒报、谎报、缓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疫情,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要按照规定的疫情确诊程序,对疫情逐级诊断,并及时将样品送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避免贻误扑灭疫情的时机。

  (七)果断做好应急处理。做好疫情的应急处理,是快速扑灭疫情的根本要求。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要求处置迅速、措施果断、规范科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后,当地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条例》规定,立即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情,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对疫区实行封锁的建议,及时提出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处理方案,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源跟踪,对动物的扑杀、销毁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实施检验检疫、消毒,对疫区、受威胁区内易感染动物实施紧急免疫接种。

  三、加强领导,保障《条例》顺利实施

  (八)落实责任。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按照《条例》关于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逐级建立责任制”的要求,明确本部门和动物防疫机构的责任,落实防疫任务。要切实增强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条例》的颁布为契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精心组织、全面动员,认真落实禽流感防控工作的各项措施,坚决扑灭疫情,坚决控制疫情扩散蔓延。同时,要一手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不放松,一手抓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不动摇,切实做到防控工作与增粮增收两不误,确保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为明年开好头、起好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精心配合。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要按照联防联控、协调到位的要求,充分发挥组织协调防控工作的作用,认真配合当地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指挥部开展工作,主动加强与卫生、公安、交通、质检、工商等部门的合作,形成防控工作合力。

  (十)强化监督。各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对照《条例》的规定,健全防疫组织,完善防控制度,建立长效防疫机制。上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兽医主管部门贯彻《条例》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纠正;要严肃法纪,对贯彻不力的,要通报批评;对不履行疫情防控职责,瞒报、谎报、缓报或者阻碍他人报告疫情,对动物扑杀、销毁指导不力,不组织实施检验检疫和紧急免疫接种,以及其他违法行为,要依照《条例》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二十日